中鼎40年(二)磨礪以須 探索前行(1992~1999)
磨礪以須 探索前行(1992~1999)
1992年,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企業產權改革,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活力。
對中鼎來說,這是歷史性的契機,股份制改革明晰了企業產權,提升了干部職工創業積極性。從1992年到1999年,中鼎加快了企業改革和產業升級擴張,合資合作如火如荼,收購兼并穩步推進,海外業務陸續擴展,研發能力逐步提升。剛剛興起的市場經濟大潮,使中鼎事業如魚得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本省的企業明星,在全國同行業也舉足輕重。
▲公司外景
▲職工公寓
▲公司工人文化宮
企業產權不明,必然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掣肘。
1992年,夏鼎湖對寧國密封件廠進行股份制改制,他是股份化改制第一人。
1992年12月,寧國密封件廠改制完成,成立中鼎股份有限公司。從此,“中鼎”這個名字開始名揚四海。
1993年,中鼎公司研究所成立,實行“經費不限額,失敗不指責,成功給獎勵”的科研政策。中鼎與國內眾多高等學府、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技術開發合作模式,走“產、學、研”合作開發路線。
1993年4月,中鼎股份有限公司被國務院批準為自營進出口企業。
5月,中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被評為“安徽省工業50強”。
1994年5月,夏鼎湖被評為“中國500名企業創業者”。
1994年12月10日,中鼎股份與日本丸五橡膠工業株式會社簽訂“防震橡膠技術支援協議”。
1995年11月,工廠順利通過ISO9002體系認證。
在夏鼎湖的帶領下,中鼎陸續與國外多個先進企業廣泛開展戰略合作,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制度,逐步完成了企業技術力量全方位改造,迅速形成企業規模優勢,中鼎實現了脫胎換骨式的蝶變。
1994年9月,中鼎與美國亞投公司第二投資公司達成協議,共同出資設立合資企業“安徽寧國中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開始進軍汽車用橡膠零部件領域。
1995年8月,中鼎對縣屬企業寧國橡塑制品工業公司進行了接收兼并。10月,中鼎對中溪鎮福利包裝廠進行收購式兼并。
1996年1月,安徽省委書記盧榮景,省長回良玉等領導來企業考察調研。
199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來企業考察調研。
1998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視察中鼎。
1998年,公司成功晉級億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05億元,利稅5100萬元。10月,中鼎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安徽省管理示范企業”。
1998年11月,中鼎與上海匯眾發展公司合資成立“上海中鼎橡膠制品有限公司”。
1997年11月,中鼎收購國有企業“皖南造紙廠”,成立“中鼎股份有限公司廣德分公司”(后調整產品結構,設立“廣德中鼎汽車工具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成立“合肥中鼎數碼防偽技術有限公司”。
1998年,由于經營理念不同,中鼎與美國亞投的合作破裂,危機再次來臨,夏鼎湖被迫離開自己創業近20年的公司。
近千名干部職工追隨他,來到30公里外的寧國縣城,開始了二次創業。
1998年,中鼎在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五里鋪投資建設中鼎工業園。
▲中鼎工業園鳥瞰圖(攝于1999年)
機遇總是眷顧堅持不懈、努力拼搏的人,時代不會拋棄堅定不移、堅持改革創新的人。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家實力的增強,遷址后的中鼎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